(相关资料图)

苏报讯(驻相城区首席记者 袁雪)农户手机拍张照,上传至系统后,AI自动识别分析,补贴面积在线认证……随着数字化技术在田间地头的应用,今年,仅用三周,相城区就完成了全区耕地轮作补贴面积和小麦良种补贴面积核查。本月初,相城区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核查启动,150余户农户将在线完成信息申报,预计服务面积达3.4万亩。据悉,今年相城区各项农业核查工作已实现数字化。

农户夏柱华在阳澄湖畔承包了928.47亩土地种植“镇麦15”,每亩可享受小麦良种补贴12元。走到田间的两个角落拍下两张照片,将照片上传至禾查宝App,夏柱华就完成了小麦良种补贴面积核查的相关信息提交。系统立即对照片进行AI智能分析,之后,夏柱华通过手机就获得了补贴结果认证单,“整个过程用时还没施一次肥的时间长。”夏柱华说。

往年,工作人员需要到现场逐一对田块进行核查,还要与农户当面签字确认。“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不仅提高了核查的规范性和准确率,农户自己拍摄,也少了额外负担。”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该系统,仅用3周,相城区耕地轮作补贴面积和小麦良种补贴面积核查工作就全部完成,累计服务面积达4万亩,服务农户164户次。

据该系统研发企业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工程师唐文瑞介绍,目前,相城区农田的影像信息,有数码照片,也有遥感影像,农户将照片上传至系统后,AI自动匹配数码照片和遥感影像。同时,利用数码照片视觉分析和作物光谱分析技术,AI能识别出作物的叶绿素、株高等农学指标,分析拍照点位的作物长势情况,再利用精细化农作物遥感监测算法,掌握大面积农作物长势情况。这两种算法协同分析,就能综合判定作物的长势。

通过遥感助力农情监管,相城掌握了全区农业生产进度,根据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的长势遥感评估,相城为农户们制定了10余条调优栽培措施,助力粮食“拔节生长”。

作为江南“鱼米之乡”,近年来,相城区积极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大力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场景拓展,“遥感+AI+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形成了“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小麦长势监测一张图”等系列农情一张图,实现了粮油作物的全周期农情监测和精准监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