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指数化投资规模创新高,未来三大证券交易所将如何持续构建指数和指数化投资体系?

11月18日,在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三大证券交易所给出了答案。


(资料图)

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球ETF等产品规模逾8.4万亿美元,境内含QDII在内的指数型产品超过1700只,规模逾2.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年初相比,沪市股票ETF份额增长超过30%,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底,深市ETF数量同比增长超40%;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也在成立一周年之际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推出北证50指数,进一步扩大了我国资本市场指数体系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覆盖面。

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以完善多层次指数布局、打造全球领先的指数投资市场、形成健全的指数化投资生态为目标,于2021年制定了《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优化指数体系,丰富指数品种,推动指数产品发行。

为促进指数化投资再上新台阶,上交所表示,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力:一是加快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指数体系,如服务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部署的指数体系;积极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将中证ESG评价打造成中国权威标准,以ESG实践引导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二是加快培育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的指数投资生态,丰富宣传推广形式,研究开放基金通买卖双边功能、ETF转让功能,便利更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指数化投资。

三是加快提升本土指数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完善全球市场指数体系,积极扩大境外产品授权规模,与境外交易所、资管机构共同探索指数国际合作新模式,引导境外资金配置中国优质资产。

据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打造了“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和深证100”的核心指数体系,构建新时代经济发展代表性指数;持续丰富特色指数,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大力发展以ETF为核心的权益类基金产品,以指数产品吸引带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对于下一步,深交所表示,将持续完善指数发展市场生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力打造优质宽基指数体系,不断丰富指数投资标的,大力推动指数化投资,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二是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加快研究开发系列特色指数,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三是发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积极拓展指数业务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核心指数境内外影响力。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126家,总市值超2000亿元、流通市值超1100亿元,合格投资者超520万。

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表示,目前,指数发布时间已公布,北证50即将正式上线,这对北交所具有标志性意义。后续北证50指数产品入市,将进一步丰富市场投资者数量结构,发挥专业机构的投资引领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的价值投资环境,让更多投资者享受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带来的红利。

“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指数体系,推动指数化投资稳步发展。”隋强表示, 一是立足北交所公司数量结构的不断丰富,逐步构建北交所的行业、主题和策略指数体系。二是立足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探索构建跨北交所与新三板的指数体系,进一步发挥北交所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具有市场特色的跨层次投资。三是立足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推动跨市场指数发展。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指数、国证指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的金融市场指数提供商,近年来中证指数公司也为市场提供了各项相关服务。

中证指数公司表示,一方面,不断丰富指数供给,目前跟踪中证指数公司管理指数的产品数量已超过1200只,资产规模1.4万亿。另一方面,中证指数公司积极提供ESG评价、债券估值等配套基础设施,目前中证ESG评价覆盖中证全指近4300只成份股,未来还将覆盖2500多家港股公司,以及近4000家信用债发债主体。此外,中证指数公司积极探索,推动宽基指数的优化与创新,实施指数定制保护,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指数行业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指数连接着上市公司、金融产品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多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居民收入日益增长,机构财富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指数和指数化投资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从三个方面分析称,一是《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近日落地,养老金和FOF对公募行业发展和长期资金的引入意义深远,指数化投资尤其是ETF将会成为养老金配置的重要选择;二是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指数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三是绿色、ESG及碳中和等可持续发展投资渐成共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指数化投资拓展了更大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