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双11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双11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电商平台没有公布具体成交额,预示着未来将淡化GMV(商品交易总额),告别过去高歌猛进追逐量的阶段,进入相对追求质的发展阶段。事实上,作为观察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这项由阿里巴巴首倡发起的中国最大电商促销活动,正在酝酿深刻的变革。


(相关资料图)

回归经营本质

双11来到第十四个年头,伴随国际政经局势波谲云诡、新冠疫情防控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但是,可得出中国经济仍然保有韧性与消费活力的确定性结论。舆论关注的不披露成交额,既不必过度解读,亦说明步入成年期的双11告别“唯GMV论”,属商业发展的自然现象,可以说,该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高度同构。

回归经营本质、关注增长质量是今年双11的核心目标,归根结底是扎根实体经济。如何达到该目标,无它,即要为商家创造更大长期价值。因为商家背后承载着千千万万的大中小实体企业,它们是国民经济供给端的定海神针,只有锚定了供给端,“中国制造”方能行稳走远。

具体措施方面,平台帮助更多商家在双11期间拓展自己的品牌会员,让商家拥有更多忠诚品牌用户,增加用户黏性,使商家在双11期间的投入能够获得长期效益和长期价值。根据天猫双11数据,130个品牌的会员成交额超过1亿元,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100%的品牌超过5600个。会员成为品牌复购的主力军,为品牌长期可持续经营创造条件。京东则携手超2000个品牌实现了C2M反向定制合作,让商家更懂消费者。

消费端,平台所做的就是从消费者主权出发,努力提升他们的消费体验,全方位满足消费需求,提供各种手段和服务让消费者买得更简单、更实惠、更放心,进而营造更好的消费生态和消费环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打开“体验电商”的新可能。“体验电商”可以理解为沉浸式购物,今年双11,各电商平台都从人、货、场三个方面打造了更立体的消费体验。在展示方式上,商品从过去的平面照片变成立体的3D模型,比如手表、首饰、手机、运动鞋等。商品3D化可以准确表达其外观颜色、形状结构、物理材质等信息,让消费者购物体验更为直观。

归结起来,平台在双11期间的最大功用就是趁此契机优化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回归经营本质,让供给端和消费端都各得其所,进一步言之,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实融合”,引领平台商业生态与社会系统全方位地深度融合。

技术变革预示“数实融合”

每一年双11既是对各平台技术的莫大考验,又是展现未来技术方向的重要时刻。今年双11可以观察到如下四个未来技术方向:

其一,未来的数字世界是弹性的、敏捷的,是云原生的。惟其如此,才能快速地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进行响应。而要实现弹性和敏捷,唯一途径就是将系统做深刻变革,全面的、深度的云原生化,真正变成一个云上系统。云的弹性能力将为业务“敏捷创新”带来更多的可能。

其二,未来的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是深度融合的,以同频共振的方式创造确定性。通过深度的“数实融合”才能够以一种同频共振的方式创造确定性。具体要做的就是将数字系统和实体技术实时地融合起来、耦合起来,让其能够同频共振。

其三,未来的交互和体验是3D沉浸式的,前文所述消费端沉浸式购物即为典型。

其四,未来的技术须始终坚持绿色、普惠和开放。

以上四大技术变革方向,就双11本身而言,非常直观地表明,数字技术的变迁将深度融合工农实体,推动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市场竞争,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双11也是促使中小实体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轨道上的重要契机,全面开启“数实融合”新时代,由消费互联网阶段步入产业互联网阶段。

技术变革带来的“数实融合”,不仅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意味着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深度融合。从技术进化的角度看,数字技术,或者说数字化进程,具备了一定生物遗传属性,就此意义而言,数字技术正在变为生物。因此,数字化进程与一代更比一代数字化的人类,必然面临着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课题,即未来的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深度融合,如何及何种程度上的同频共振,将超越人们当下最大胆的预测。

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双11以来的十四年,其技术发展与变革为未来深度“数实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