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印发的《清远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到2025 年,积极推进以京港澳、粤湘渝、广连、厦昆、汕昆、 汕湛为框架的“三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基本建成 “三铁一通一航,六纵四横二联”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清远将形成“南融北射,东西贯通”的区域交通新格局,有效支撑广清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北缘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图为广连高速英德段。 曾亮超 摄

清远将形成“南融北射,东西贯通”的区域交通新格局,实现“半小时生活圈”和“123交通时空圈”,有效支撑广清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北缘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其中,“半小时生活圈”,即清远中心城区至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123交通时空圈”,即以清远中心城区为中心,打造清远南部区县城区1小时工作圈,联系深圳1小时通达;联系北部三连一阳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2小时通达;联系省内其他城市3小时通达。

“十四五”时期,清远规划实施轨道交通工程、高速公路工程、国省干线工程、重要联系道路工程、农村公路、港航工程、枢纽站场工程、民航运输共八大重点工程,具体建设项目185个,“十四五”计划投资1033.2亿元。

根据规划建设项目计划表,广清永高铁清远段工程时间为2022年—2026年,项目地点为连州市、连南县、阳山县、英德市、清新区、清城区。线路全长400公里,其中清远境内223公里。

基础

清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三

“十三五”时期,清远市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截至“十三五”末,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为2.05万公里和846.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三。清远建成汕昆高速龙怀段,打通清远中部横向通道。建成汕湛高速清远段,缓解清远南部地区交通通行压力,入珠融湾步伐加快。建成清西大桥重点工程,完善城区过江通道,全市高速公路总体形成“二横四纵”的现状布局形态。

在轨道交通方面,“十三五”期间,广州经清远至永州高铁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清远建成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19公里,在建广清城际清远至省职教城段,进一步形成广州与清远半小时通达时空圈。在建清远磁浮旅游专线银盏站至长隆主题公园段,全长8公里。截至“十三五”期末,清远全市铁路轨道总里程291公里。

清远港航水运体系日臻完善。截至“十三五”期末,清远市辖24条航道,其中北江航道长166公里,为三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连江航道长181公里,为六级航道,通航100吨级船舶。目前全市港口码头泊位36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24个。北江黄金水道工程项目、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十三五”期间,清远市以消灭“烂路”攻坚战为抓手,投入近30亿元系统地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全面实现硬底化,路面铺装率为100%;实现通100人(20户)以上自然村至少有一条硬化路通达的目标。

《规划》提出,清远整体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为骨架,国省干线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未来,清远将以综合运输网络建设为重点,以优化交通增量布局,提升交通存量品质为突破,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绿色和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支撑“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建设。

清远谋划,推动轨道交通营运里程达到318.7公里左右,其中城际铁路达到38.7公里左右,清远磁浮旅游专线8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0804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104公里左右。农村公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100%。推动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实现清远民航新突破。

此外,清远将推动建制村快递服务率达到100%,道路运输车辆车型基本达标,城市公交纯电动化100%。

联动

18条公路接广清,1小时至深圳

交通一体化是广清一体化的“先行官”,广清之间的沟通对接更加便捷。《规划》提出,截至“十三五”期末,清远与广州之间现状及在建主要衔接公路共计18 条,现状轨道交通衔接通道共计3条,形成广清1小时交通时空圈。

清远推动建设融湾崛起排头兵,与湾区主要城市紧密相连。其中,清远与深圳之间现状主要衔接高速公路通道共计2条,现状铁路通道2条,可实现清远中心城区至深圳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

清远与珠海之间现状主要衔接高速公路通道3条,现状铁路通道2条,可实现清远中心城区至珠海中心城区90分钟通达。清远与佛山之间现状及在建主要衔接公路11条,可实现清远中心城区至佛山中心城区最快1小时通达。

面向“十四五”,清远提出打造粤北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严格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通道布局,以粤港澳—成渝和京津冀—粤港澳主轴为基础,紧抓广清永高铁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清远“三纵三横”(三纵,即京港澳通道、广连通道、粤湘渝通道;三横,厦昆通道、汕昆通道、汕湛通道)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清远将完善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南部区域高效连通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发展极和重大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水路为主的区域快速交通网络。

其中,清远推进“三铁工程”建设,实现清远北部地区通高铁、中部地区通城铁、南部地区通地铁,推动清远南部地区与广州中心城区逐步由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向直联直通转变。

重点依托广清永高铁,连接大湾区与成渝经济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清远融入广州高铁第二走廊,并可通过广清永+广中珠澳高铁、广清永+广深第二高铁连接珠西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同时市域内实现清远南部与北部地区高铁相连。

清远谋划深化与周围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方案研究及预留,加强清远市南部组团和广州的快速联系,实现清远融入广州城市轨道网。规划研究清远磁浮项目二期。谋划推动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延伸至清远、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延伸至英德)、广清城际北延线西环段城际项目建设。

在高速公路网方面,加快构建“六纵四横两联”高速公路网,实现南部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化,北部地区推进连州区域枢纽形成和巩固,形成北部旅游“快进”网络。

加快谋划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高速公路(从埔高速北延线),构建清远东部至广州东部快速通道,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积极谋划清远至深圳高速,缩短清远中心城区与大湾区东岸核心城市时空距离,增强广州空港经济区、中新知识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平台对清远的辐射作用。

枢纽

建设产业专线铁路,规划建设4个机场

值得关注的是,清远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缘门户枢纽城市。清远凭什么成为“枢纽城市”?

实际上,清远客货枢纽功能不断完善,客货运量屡创新高。

“十三五”期间,清远建成广清城际轨道交通清远站综合体、连州市客运站、英德市大站汽车客运站等重点客运站点及部分公交首末站、公交候车亭,大力推进源潭物流园、清新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货运物流枢纽建设。

除开受到疫情影响的年份,以2019年来看,清远当年公路货运量14708万吨,货物周转量255.8亿吨公里,客运量3024万人,旅客周转量25.7亿人公里,相比“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5%、14.7%、5.7%、9.4%。水路货运量4735万吨,相比“十二五”期末更是增长82.1%。

2019年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36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5601TEU(标准箱),相比“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 24.2%、19.7%。

清远地处北江中上游,粤、湘、桂 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如何打造“枢纽城市”?

清远将加快推进南部地区以源潭物流中心、石角—清远港物流中心、佛冈—石角物流中心为物流运输枢纽,清新太平物流中心、龙山物流中心、汤塘物流中心、迳头物流中心、清远城市配送中心为物流运输中心的“三枢纽五中心”的货运布局建设。

依托广清产业共建重点项目—南部物流枢纽园区,推动源潭打造成为公铁联运、空港转运、无水港延伸等多式联运功能相结合的综合货运枢纽,提高货物换装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北部、中部地区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北部农产品、中部建材),促进“交通+产业”融合,推动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清远的民航“空白”也将被填补。

根据规划,清远将加快推进连州支线机场、英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提高清远通用航空保障能力,推动与周边机场的合作发展,打造协同联动的机场群,实现加快融入广州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在航空枢纽布局规划中,清远将规划建设连州支线机场、英德通用机场、佛冈通用机场、阳山通用机场。

着眼短板,抢抓机遇,清远还将构建交通南强北优双中心。

南部,以广清城际清远至省职教城段、清远西站至佛冈快速路、清远西站至英德快速路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打造以市域融合核心区为中心,英德、佛冈为副中心的清远南部融湾发展区。

北部,以广清永高铁站点、厦昆高铁、三连地区快速路、韶贺高速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打造以连州为中心,辐射连南、连山、阳山的清远北部绿色生态发展区。

加快谋划厦昆高铁,构建闽粤桂云新通道,连通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城市,实现清远北部横向轨道建设新突破。规划打造清远南部客货集疏运体系。

近年来,清远推动产业兴市,未来也将建设产业专线铁路,减少物流成本。建成广东清远电厂新建工程铁路专用线。规划广清空港新城现代物流组团铁路专用线、清远新港疏港铁路等铁路专用线,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清远加快谋划佛江高速北延线清远清新至湖南省界段(清连高速改扩建),争取在“十四五”开展前期工作研究,有望缓解清连高速重大节假日拥堵之困。

水运方面,加强清远港与广州港的对接,助力清远港建设成为国家内河主要港口。综合开发一批旅游客运码头,助力北江旅游休闲带建设。积极打造北江连江绿色产业经济带,稳步推动连江特色航道建设,加强与广州南沙港合作,积极参与沿海港口及大湾区沿江港口间“一港通”业务模式。

推荐内容